学术活动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讲座回顾|“从社会构建到关系行动”思考之一:旅游地理研究中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发布日期:2021-09-30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论坛系列讲座-第十六讲

 

 

2021年9月28日下午,广州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论坛系列讲座—第十六讲在广州大学文清楼421课时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张骁鸣教授,我院朱竑教授、马凌副教授、陈晓亮副教授等多位老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朱竑教授主持。

张骁鸣教授给我们分享的题目为《“从社会构建到关系行动”思考之一:旅游地理研究中的方法论个人主义》。首先,报告从总体背景出发,通过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给我们介绍了从实证/后实证到社会构建论,再到关系性行动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举例在重新考察认识了和方法论会遇到的一些“二元对立”,例如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状态/结构等。

 

其次,张骁鸣教授以《从地域人到区域人假设的提出》作为“方法论个人主义”研究实例,从三个方面来解释方法论个人主义:从社会科学思想史来看,方法论个体主义指通过对于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个人的思维与行为过程进行研究,来获得对于社会现象的解释的方法论途径;从奥派经济学看来,方法论个人主义只主张:i.只有个人的行为才是我们可以直接认识的唯一事物;ii.个人是认识的开端,却不一定是认识的结束。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以个人为社会现象解释出发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已融入到不同的理论当中,成为一种方法论共识,同时方法论个人主义也在进一步需牛解释层次的突破,一方面想以认知神经科学为代表的领域深入,另一方面尝试在个人—社会之间搭建各种情境性的或代替性的解释框架。

然后,以《城镇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空间重构与文化实践—广州永庆坊案例》以及《超越人类的地理学视角下丽江古城旅游地的营建与消费》两个“方法论个人主义”研究案例,张骁鸣老师形象地解释了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状态/结构之间的差异。最后,张骁鸣教授结合他此前的研究成果给我们做了个初步的总结,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到方法论再到价值论,以个人为载体解释了它们之间抽象的关系。

 

 

  讲座的最后,朱竑教授对讲座做出总结,并称赞张骁鸣教授报告内容的深奥。同时寄语同学们和青年学者多关注“方法论”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并在平常学习中多了解“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思想,扎实基础。

 

 

 

 

供稿丨郑梓聪

审核丨尹铎

制作丨欧阳漪